为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野外实践能力和生态素养,2025年8月26日至31日,山西大同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组织2024级生物科学专业全体97名学生,赴内蒙古苏木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同文瀛湖生态公园、大同动物园及大同农业嘉年华四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生物学野外实习与生态学课程见习活动。本次实习是落实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实践环节,由学院统一规划,专业教师带队指导,内容涵盖植物学、动物学与生态学等多学科综合实践。
实习首日,同学们前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苏木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阴山东段的重要林区,苏木山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开展森林生态系统观测与动植物识别教学的理想场所。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分组开展植物标本采集、昆虫捕捉和识别、群落样方调查等实践任务,亲身感受山地森林——灌丛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识别多种珍稀植物和鸟类,在实践中巩固了《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课程知识。
随后几天,实习队伍分批前往大同文瀛湖生态公园开展生物学野外实习和湿地生态见习。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人工湿地,文瀛湖为同学们观察半干旱区城市湿地植被类型、生态过渡带特征提供了生动课堂。同学们沿湖徒步考察,记录水生植物群落,辨识常见植物种类,并结合生态因子进行小组讨论与汇报,提升了综合分析能力。
在大同动物园与大同农业嘉年华的实习中,同学们进一步拓展了对动物行为观察与现代农业科技的认知。动物园实习侧重于动物形态习性与分类知识;大同农业嘉年华则展示了高科技农业设施、热带经济植物与生态农业模式,拓宽了同学们对生物学科应用前景的理解。
本次实习组织严密、内容充实,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标本采集、物种鉴定、生态调查等基本技能,更在真实自然环境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与科学探索意识。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行走的课堂”,加深了对生物多样性的敬畏、对生态保护责任的认同,也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一贯重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未来,学院将继续优化实习基地建设,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产学研融合,为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功底、良好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生物科学人才不断努力。